Friday 12 December 2008

Dreamgirls 夢幻女郎

'令人驚喜!'' "我今年最喜歡的音樂劇電影!"


以上是硬要學報紙評論的簡單感想,不過我想還是比不上什麼TIME或者GARDIANCE的聳動,甚至可以說太樸素了一點,因為這真的是一部相當成功的電影。

Dreamgirls 英文官方網站做的相當棒,主要歌曲的主旋律都可以在裡面聽到,也有很多精彩的劇照。 中文簡介 (我想這部片更適合在不先看簡介的狀況下欣賞)


夢幻女郎》改編自曾經榮獲多項東尼獎的經典百老匯音樂劇,由曾因《眾神與野獸》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比爾康頓自編自導,比爾康頓先前也曾改編過音樂劇《芝加哥》成績斐然。《夢幻女郎》電影版的音樂根據原劇而來,每首歌曲皆由湯姆伊恩與亨利奎格原創,這部音樂劇從上演時就一炮而紅,獲得史無前例的13項東尼獎(有音樂劇的奧斯卡之稱)提名,最後贏得6座東尼獎,包括最佳編舞、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燈光設計等獎項,在百老匯演出將近四年,共計1521場。 (摘自開眼電影)

而電影本身也創造了非常多奇蹟,不僅卡司強大,請到Beyonce、Jamie Foxx和Eddie Murphy三大巨頭演出(而且Beyonce的角色其實並不算是女主角),得獎記錄也非常驚人。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精彩的好片了,所以在看完之後著實另我開心了好一陣子,也趕緊寫下一些心得。

Dreamgirls是由得過東尼獎的百老匯音樂劇所改編的電影,導演Bill Condon就是成功將Chicago改編為電影版本的厲害角色。雖然我對他沒有深入的研究,但當年電影版的Chicago就已經讓人瞭解到導演功力之深厚。

我還在思考應該怎麼看待「音樂劇改編的電影」,一方面音樂、歌詞和情節都早已固定於音樂劇本身之中,電影能更發揮的空間相對有限,頂多是在掌鏡、鏡頭切割的部分以及一些音樂劇做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因為畢竟我沒有看過音樂劇版本的dreamgirls,所以頂多也只能完全不考慮他音樂劇的呈現,更直覺地感受。

Dreamgirls最令人陶醉的應該是音樂的部分,背景是1960年代黑人音樂繚繞不絕於耳的底特律城,在電影開展之初就以輕快的節奏帶人進入,每一首歌、每一個旋律都讓人徹徹底底的融入那個時代--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在音樂裡暫時逃避種族衝突、政治紛亂還有一切當時的種種焦慮不安。

這首Patience就說明了音樂在當時所扮演的角色--反映時事,同時治癒人心。



故事圍繞著三個女生所組成的美聲團體一路成名的過程,其中她們野心勃勃的經紀人Curtis(Jamie Foxx飾演)扮演了很微妙的角色,一路不擇手段將這個黑人女聲團體在白人主導的流行音樂圈中建立起地位,但是同時也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討好主流音樂市場而逐漸忽略當初對音樂的理想;三個女生的個性也非常鮮明,Effie(Jennifer Hudson)自信滿滿,愛恨分明,對自己的情感總是坦率的表達,也因為如此她沒有辦法忍受Curtis為了迎合大眾的胃口而不斷敷衍當初對她的承諾;Deena(Beyonce飾演)個性相對柔弱,經常屬於被支配的角色,不論是成立Dreamgirl之初他取代了Effie成為主唱或者她作為第三者介入Curtis和Effie的戀情等等,只有到了最後他才真正傾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幫助Effie;Lorrell則是一個將感性置於理性之上的天真女孩,這也是他與紅極一時的風流歌手Jimmy(Eddie Murphy飾演)維持了十多年以上地下戀情而遲遲未覺醒的原因。

選角的部分很棒,歌唱的部分更可以說無懈可擊,特別是裡面的女配角Jennifer Hudson(我覺得應該是女主角才對),身為新人,她的表現可圈可點,不論是聲音或演出,簡直就像畫龍點睛一樣讓這整齣劇活了起來。

她的主題曲And I am telling you:


Beyonce在戲裡的角色也呈現的恰到好處,我一開始還沒發現除了Effie以外的兩個小女生其中之一居然就是巨星Beyonce,直到後來她的戲份和歌唱部分慢慢加重之後,她的角色才跳脫出來,同時她也利用歌唱說明了她不只是花瓶的角色。

她的主題曲Listen:


老實說Jamie Foxx確實比較不會唱,但是他將這個經紀人這個具有個人魅力、讓人信服的判斷力、野心勃勃的角色演的非常有說服力>

他的主題曲Step into the Bad Side:


另外一個大牌,原本我並不怎麼欣賞的喜劇演員Eddie Murphy,這次卻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既會唱又會演,整個人一出場就有巨星架勢地唱了起來、舞動了起來,不只是那個洋洋得意的Jimmy,過氣失意的Jimmy,瘋狂性格的Jimmy,他都呈現的很精彩。

他的主題曲Fake Your Way to the Top:


大概是因為我對靈魂、爵士樂的接受度特別高好,所以和其他同類型以流行音樂為主體的音樂劇相比較之下,我特別喜歡Dreamgirls,光是音樂本身就夠值回票價了。

Dreamgirl Finale

WICKED! part3

音樂


我仍然可以重複一次Wicked是很美國的。這一點在音樂上也頗為明顯,雖然這是百老匯早期的音樂劇劇碼,音樂卻是道道地地的流行樂風,已經不帶有歌劇的意味,台詞上也不像Les Miserables一樣句句由音樂帶出。

也可以說這呈現出一種比較隨性的感覺,不過缺點就是主旋律有時候太短、時而被太多語句打斷,另一方面我覺得整齣劇可以讓人牢牢記住或者朗朗上口的主旋律不多(主要還是Defying Gravity這首主打歌)。

選角
West End就是Weat End,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也沒有發生幾個月前我去看Sound of Music的悲劇(男主角唱的難聽到被噓)。選角都算是讓我滿意,歌唱的部分兩個女主角真的無可挑剔,可以說是用她們的聲音完美地呈現了角色的個性。


這是London West End的版本,在BBC的表演。

非常喜歡Kerry Ellis的音色,舒服而清爽,同時也非常powerful,更甚於我聽到Broadway版本的Elphaba。


本來有點懷疑Dianne Pilkington所飾演的Glinda作為一個the Good角色,俏皮的表現是否太跳tone,但後來發現他呈現的Glinda令人愛憐,很容易被她的演出逗笑,肢體語言豐富,很適合她的角色(讓人想到Legally Blonde的千金小姐本色),恰好平衡了the Good事實上有一點wicked的衝突。
以下的版本是我所看到的版本,是人家偷拍的,還帶有一點笑聲......


WICKED! part2

關於劇情

我覺得Wicked非常的美國,很道地。這是她給我的第一個印象。

簡而言之,可以用有點老套的美國青春電影去形容劇情,三個重要的主角:一個在學校裡面不受歡迎的怪胎女孩(Elphaba)、一個超受歡迎的校花女孩
(Glinda)、一個人人垂涎的大帥哥(原本跟校花在一起後來卻愛上怪胎女孩)(Fiyero)。

這麼說再簡單易懂不過了。

事實上wicked又讓這架構多了那麼一點深度,比正統的美國YA片深一點點。


看似朋友很多廣受喜愛的Glinda事實上卻是最寂
寞的,選擇活在亮晶晶的美麗世界,就連選擇跟Fiyero在一起,最大的原因還是出於「這兩個人擺在一起最適合」這種膚淺的理由,她就像是一個象徵著所有美好的典範(the Good),被每一個人羨慕的對象、追捧的明星,事實上卻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近似完美的典範事實上卻充滿了各種瑕疵(邪惡地作弄Elphaba、利用Elphaba的妹妹對她設陷阱),在可以做出善惡抉擇的時候猶豫之後選擇了人多的那一邊(通常也是惡的那一邊)(Elphaba被村民所誤會時沒有選擇替他澄清)。

看似孤獨、受排擠的Elphaba最終卻得到了真正的愛,即使從頭至尾都沒有被世人所理解、被大眾所接受,甚至可以說是她自己選擇被外界誤解(the Wicked),但她卻對自己的選擇相當堅持(動物說話的權力),並且為此奮鬥不懈。

不過最美國的,我想還是那個不變的American Dream。



大概像是「堅持自己」、「成功是留給努力不懈的人」這一類的守則,只是套上了愛情元素,所以這個教訓就變成「每個外表平凡的女孩,只要有一顆美麗的心,最後就可以得到幸福」諸如此類的小故事。

總的來說,跟舞台布景或者故事設定的背景相較之下,劇情架構顯的相當樸素,甚至可以說有點了無新意,但多了那麼一點對the good與the wicked的省思,作為一個音樂劇小品來說,也算是不錯的了。

可惜的是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也許看了之後比較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說不定。

Saturday 6 December 2008

WICKED! part1


就算是前一天晚上兩點才到家,下個禮拜得交出一份作業,我還是抵不住Wicked的吸引力,週六的早上,衝啦。

West End的戲院對學生很不錯,這也是musical愛好者身在倫敦一定得多多利用的特色,就是到處都有便宜的票。除了Leicester Square有個半票亭可以拿到半價票之外,許多劇院本身在每個有演出的早上十點半過後都會開放購買學生票,這種票經常是來不及賣出去的好位子(通常會是在stall--可以說是搖滾區),半價!但也不是每天都有這種好康,非常受歡迎的表演這種好是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我的希臘同學Melina和今天剛認識的新朋友Becca(英國人),三個人早上11點多就到Victoria Station集合,直奔Wicked所在地--Apollo Victoria Theatre。我們的計畫是,如果沒有辦法如願欣賞Wicked,隔壁還有Billy Elliot可以去碰運氣。結果居然非常幸運的讓我們給買到票了!沒想到下午兩點半開演的wicked還是吸引了非常非常多的觀眾,還沒開演就先塞爆了劇院,不愧是在百老匯上演多年「經典」、「必看」的劇碼。

(離題:老實說我在進戲院之前並沒有任何相關背景知識,只是偶然在影集Ugly Betty裡面看到一些片段還有幾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讓我對這齣戲的印象不錯,便列入我的看戲清單之中,原來打算先鎖定London West End發源的音樂劇,像是Mamma Mia, We will rock you或者Billy Elliot,不過看戲這回事真的是看緣份的)

舞台設計
先從外圍環節開始討論起,我非常欣賞Wicked的舞台設計,這可以說是我對這齣戲的第一印象。雖然稱不上多麼的創新(畢竟可以用的手法橋段各種舞台劇也幾乎都試過了),但是整體而言和故事背景搭配的恰到好處,卻又同時呈現一種特殊的趣味。這種趣味就展現在舞台設計者一方面將既定的古老的Wicked Witch of the West的故事裡陰森、神秘、朦朧的特色減弱,另一方面卻又透過華麗閃爍的綠色螢光燈、布幕的光影投射將現代感融入原來的氣氛之中,造成一種非常奇妙的趣味。舉例而言,作為主角Elphaba成長背景的傳統學校的布景呈現出來的氣氛讓我想到霍格華茲那樣的古老學院(古老的令人敬重,卻又隨時帶著發現magic的期待),舞台左右邊是鋼鐵質感齒輪的裝飾,感覺似乎跟整齣劇沒有關係(齒輪厚重的機械意象和魔法飄渺的幻象),但我認為這個設計一方面卻可以減低一些過於不真實的部分(加入真實感),另一方面呼應了Wizard of Oz那巨大的鋼鐵面具和一切冷灰色系的假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燈泡牆閃爍起螢光綠色的瞬間,配合著音樂、舞蹈和綠色魔幻色質感的演員們(算是歌舞群嗎?),讓人覺得真的踏上了華麗的旅程,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製造一個「魔法情敬」的可能。
若要給個評語的話,就是華麗而流暢,特別是幕與幕之間的轉換和音樂的搭配,都讓這整齣戲展現出非常驚人的活力。












服裝設計

WICKED的服裝設計也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部份。我不確定這些戲服的設計從幾時年前在Broad Way時的發展與變化,但就我現在看到的戲服而言,特別是非主角(就是在旁邊唱合唱、伴舞轉圈圈的人們)的戲服,不僅融入時尚、同時展現結構又不破壞整體感。舉例來說,學院風格的學生裝扮,雖說理論上應該是「制服」,但是在同色系的束縛之下,設計者卻解構了服裝,像是一種挑戰權威的淘氣,在每件服裝上展現了不同特色,搭配起來(在舞台上旋轉的時候)卻又相當和諧。另外,中間串場的綠色舞群們,用我不專業的術語來形容,就是非常誇張的馬戲團風格或者是中世紀小丑--澎澎袖、澎澎褲、條紋相間,再加上配合舞台的華麗閃亮元素,強調這個魔幻國度的精彩和活力;Oz的市民們展現的又是另一種風格,走的是Victorian式的華麗結構、層次堆疊,但卻用低彩度的方式呈現,則呼應了劇末主角被社會大眾所誤解的那層不安與躁動。


同時,配角華麗卻不會抓走注意力(這種主角相對樸素配角相對華麗的對比也有一種趣味),主角的服裝卻是在結構簡單、層次單純的狀況下透過單色系清楚呈現內心世界,說明了色彩展現自我可以達到強而有力的效果。

Friday 5 December 2008

BBC Sound of 2009

在歐洲音樂盛事MTV頒獎過後,無意之間又看到了BBC Sound of 2009,由於我對流行樂或者一般音樂的知識淺薄,老實說我對BBC Sound之前幾年的發展沿革或者風格一無所知,好奇點閱之下的目的只不過是想要瞭解一下英國流行音樂的走向,另一方面,也好奇具有媒體權威地位的BBC在流行樂的喜好上是否跟較為大眾化的Grammy Award或者美國、歐洲的MTV獎項有所區別。

結果還是令人驚喜的。
特別是在台灣流行樂壇正值死氣沈沈了無新意的時刻,在英國,這深受Credit Crunch重擊的所在,這十五個還是可以感受到許多年輕的音樂人給了流行樂壇新的生命和流行音樂源源不絕的生機,打破我對流行樂發展已如一片死水般停止的偏見。






特別想要提及一些引起我注意的歌手,Little Boots Passion Pit。(連結是他們的MySpace)




Little Boots(Victoria Hesketh)令人矚目的特色是她的演奏樂器-tenorion,一種頗為炫麗日本電子樂器。以Meddle這首歌精彩的表演為例,tenotion的律動配合她沈靜的嗓音,兩者的結合不如想像中的跳tone,反而讓傳達出一種跳脫電音重節奏的特殊感觸,輕盈地遊走在鋼琴音符和電子音符之間。

Passion Pit(Michael Angelakos)的音樂(Sleephead)有強烈的色彩,霓虹燈似的色澤,沒有80年代的狂傲,倒是多了futuristic的焦慮感,同時之間他像是自由自在的在音樂的晃動和搖擺之間恣意的擺弄節奏和曲調,多少流露出透過擺動消解世紀初焦躁無助的可能。

以上兩種應該可以歸類為電音(電子音樂)或者電子舞曲一類,是一種以前我從來不會特別去聽的音樂類別,因為對我來說不少電音可以說是「又吵又沒有感覺」的音樂,不過就是無意識搖擺身軀的所需要的附屬品或者填充物。但是他們不一樣,雖然用華麗的電子機械音感作為基底,呈現的卻是極具情緒表達的作品,節奏和主調之間的平衡恰到好處,令人激賞。

Tuesday 2 December 2008

Blog, 部落客

這是第一篇文章,寫於在KCL第一個期末、一份draft一份formative essay還有一份2000字essay快要生不出來、焦躁不安的狀態之下。

轉眼間在倫敦的生活也進入了第四個月,非常糟糕的是到現在我還是可以清楚感受到追趕不上身邊同學的焦慮。焦慮、焦躁、不安、無法集中精神等等,全都在這幾週內增高他出現的頻率,所以我開始書寫,開始抒寫。

那麼第一篇文章就讓我煞有介事的說明這個地方,Journey to the West,大略可以說是「西遊記」。因為,我就身在所謂的西方,London,也許不是centre of universe(據RENT裡面Angel和大多數New Yorker的說法,紐約才是),在我心目中絕對是centre of the west。我的「西遊記」講的就是我這遠從東方而來到西方取經的點點滴滴,求學的、生活的一切,絕對可以很不正經,我也不排除像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偶爾寫寫食記或遊記(玩樂的紀錄)。沒有設限。

突然想到以「西遊記」為名,除了因為香港舞台劇導演林奕華的戲(也叫做journey to the west)之外,很大一部份原因出於我學的東西,歷史學。KCL簡簡單單給了個這個programme一個標籤modern history,但其實講的主要卻是modern western history, or modern WEST European history,為了學這個東西,四個月前我離鄉背井,來到這曾經是「日不落帝國」的首都。

我很想家,非常想家,但我隨時準備好體驗這裡的一切,也準備好提筆不讓這一段日子空白。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